关注微信
关注微博
题记:
杨小华老师的头衔和荣誉很多: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国画艺委员会委员,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,德宏州美术家协会主席,北京荣宝斋刘大为工作室画家,中国书画院特聘画家,北京东篱书画院副院长,云南省文学艺术界“德艺双馨文艺家”称号,德宏州首届“文化名家”(艺术类)等。这些光环背后,也有着一些温暖的故事……
连日秋雨缠绵,雨后初晴,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德宏州文联一间狭长的办公室兼画室里,坐在画室一隅的杨小华老师,笑容温暖……这是记者走进杨小华画室看到的一幕。布置简单的画室里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、书籍、画纸、画笔、颜料等,杨小华老师在这里度过无数个寒暑。从这间小小的斗室里,走出了德宏州唯一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。
他用多年的勤奋耕耘,书写出最美的人生诗篇。
他用惯常的平和心态,演绎出别样的德宏好人。
画笔下的民族风情醉了世界
1960年3月,杨小华出生在德宏州瑞丽江畔。“那是一个传统的淳朴的傣族寨子,我的母亲在那里当小学校长。我是汉族,但是从小在傣族寨子长大,周围的小伙伴是傣族,我也跟着讲傣话,天天与他们一起到田里捉鱼摸虾,至今还会写简单的傣文。幼时的生活情景难以磨灭,傣族文化浸入我的血脉,对我的创作影响深远。”杨老师回忆道。
杨小华从小在傣族聚居地区长大,后来为了艺术创作,经常参与目瑙纵歌等大型活动,长期与本地景颇族群众同吃同住体验生活。人生经历的积淀,让杨小华的作品呈现出德宏独特的“民族风”。
正是抓住了一个民族的“魂”,杨小华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。以德宏五个世居少数民族风俗风情为创作元素,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。“首先是钟爱这个题材,自己真正喜欢了,作品才能感染人。”杨小华坦言。
“杨小华的作品之所以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赞许,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他实实在在地把德宏丰富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大家,作品具有浓郁的地域性、民族性,打下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烙印。”中国文联副主席、著名画家冯远认为。
潜心创作优秀作品走向全国
杨小华高中毕业后,因美术功底扎实,先是在德宏团结报社担任画版编辑,随后又调到德宏州文联,担任《文蚌》《勇罕》《德宏文艺》三个刊物的美编至今。翻开他的简历,发现他没有进过专业的艺术院校深造,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。然而,他的《杨小华人物画作品集》《杨小华精选作品》个人画集却被列为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,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。是什么让他从一个非专业人士走上中国著名画家的位置?“答案是偷师学艺和自我提炼。”杨小华笑着说。“20世纪70年代,国内许多著名的画家、艺术家纷纷到瑞丽采风、写生、体验生活。因为我会讲汉语和傣语,喜欢艺术,就被安排当画家们的向导,为其找模特、协调吃住等,得以近距离地接触他们,观摩他们作画,偷师学艺。那个时期,我对南北不同地域画家的绘画风格也有了深入了解。最终,我的绘画风格博取百家之长,自成一体。”
据了解,杨小华的成名作是《梳》,1980年,被云南省进出口公司选为独幅挂历,出版印刷后在香港发行,共42万份。这个作品是杨小华19岁时创作的处女作,一经出版,轰动一时,获得了省内专家的好评。此后,他先后出版4本连环画,《娥并与桑洛》《九颗宝石》《故乡情》等;出版了5本个人画集,分别是《杨小华中国画作品集》《杨小华水墨画人物作品集》等,出版合集数十本,其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,不少作品到法国、美国、新加坡、俄罗斯等国家展出。
书画秘境德宏扩大德宏知名度
如果你到与缅甸山水相依的瑞丽观光旅游,如果你对傣族历史文化感兴趣,有个地方你非去不可——这就是姐告文化广场。由杨小华创作的《傣族历史文化进程》壁画长卷历经数年风雨洗礼,依然在那里轻诉着一个民族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壁画长卷共有450米长,由200余幅画作组成。壁画情景交融,人物形象鲜活,傣族人文气息扑面而来,值得一览。
在记者看来,杨小华的每一幅作品就是一张德宏的“名片”,向世人传递着德宏的传统文化、神秘风情、人间美景。
记者了解到,杨小华的作品经常被德宏州委、州政府选为赠送贵宾或外宾的礼物,成为传递友谊的“使者”。而且,他的作品经常在国内外展出,被大型艺术馆收藏,为德宏外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。”围绕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以杨小华为首的德宏州美术家协会积极开展中缅民间交流,促进民间艺术文化合作交流。2017年,中缅胞波文化节期间,德宏州美术家协会与缅甸曼德勒水粉画协会签订了互访互展协议,双方已多次开展互访、采风等活动。
培养画坛新人恪尽前辈职守
德宏州美术家协会的职责是联络、协调、服务会员,为会员搭建创作、展示的平台。杨小华已连续三届担任德宏州美术家协会主席,他总会尽心尽力为会员选送作品,参加省级乃至全国的画展;支持会员出版个人作品集;在《德宏文艺》等刊物上选登会员作品,提供展示的平台等。
采访中,杨小华告诉记者:“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我的创作经验多一些,因此,我一直在努力义务地帮助初学者提高绘画技能。今天下午我还要去参加德宏师专艺术系学生赵兴虎的个人画展,做一些点评和艺术上的指导。而且,我个人也是笔耕不辍,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,做好表率。”
多次捐赠作品展现大爱无声
采访中,杨小华向记者展示了一大札红色的捐赠证书,记者随手摘录了一个:杨小华先生,衷心感谢您对宜兴慈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!你捐赠美术作品《清韵图》一件。落款:宜兴慈善会二○一六年七月二十六日。
杨小华心系慈善事业,2017年获得云南省文学艺术界“德艺双馨文艺家”称号。盈江“5·20”地震发生后,团州委、德宏州美术家协会组织了义卖活动,杨小华捐赠了一幅作品,拍卖所得5万元全部捐给灾区;曾为云南省老年协会2次赠画,拍卖后作为协会基金,用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;汶川地震期间,他捐赠了一幅大型作品,拍卖了15万元,以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的名义捐助给了灾区。
“听说选我当德宏好人,很有压力。我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,只是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而已。”杨小华坦言。
最近,听闻杨小华又相继完成了《同心酒》《我们的今天》等作品的创作,主题是德宏各民族团结大联欢。中国文联出版社即将印制《杨小华·人物作品珍赏》2019年挂历,杨小华在书画秘境德宏、分享美丽德宏之路上孜孜不倦,越走越远……
2023年10月26日 16:42
2023年10月26日 15:58
2023年10月26日 15:42
2023年10月26日 15:35
2023年10月26日 13:33
2023年10月26日 13:10
2023年10月26日 12:07
2023年10月26日 11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