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微信
关注微博
原标题:德宏:八个落实靶向发力做强优质农产品
近年来,德宏围绕培植做强优质农产品,瞄准属地责任管理、监管体系建设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、农业投入品管理等八个目标同时靶向发力,紧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放松,紧抓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不放松,不断提升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水平,有力推动了全州农业高质量发展。
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抓落实。始终坚持“执法先普法”的工作理念,以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》为重点,结合“五五”“六五”“七五”普法宣传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等宣传活动,通过网络、手机短信、现场质量安全咨询等多种形式,全方位、立体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。
聚焦属地管理责任抓落实。严格按照中央、省工作要求建立起“地方政府负总责、监管部门负监管责任、企业负第一责任”的责任体系,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中心工作重要议事日程,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,先后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搭建起权责明确、监督有效、保障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。
聚焦监管体系建设抓落实。投资2500万元建设完成了覆盖州、县(市)两级的农产品检测机构6家,其中有3家还承担省级监督检测任务;投入150万元完成了对全州50个乡镇装备快速检测设备的配备,实现所有乡镇全部具备蔬菜快速检测能力的工作目标;完成州、县(市)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(股)的组建,全州所有乡镇均挂牌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,其中有40个乡镇同时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。成立1个州级、5个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。至此,全州已经基本建立起以“州级检测中心为龙头,县(市)检测站定量检测为骨干,乡镇服务站定性检测为基础”的州、县、乡三级监管网络,实现了对农产品生产、贮存、运输、销售所有过程的监管全覆盖。
聚焦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抓落实。将全州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、养殖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监管名录,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,健全病害肉无害化处理机制,严格执行禁限农兽药管理和安全间隔期等规定,保证产品质量合格。积极推广应用省级、国家追溯平台,分别有29家、23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上线国家、省追溯平台,实现重点龙头企业以及绿色食品、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等规模生产主体及其产品的可追溯。
聚焦农业投入品管理使用抓落实。加强农资市场监管,严格执行农药兽药经营许可制度,净化农资市场。目前,全州共有农药经营店869家、兽药门店105家,分别比2017年减少424家、18家。实施农资产品质量抽检,加大以国家明令禁用的农药、兽药和非法添加物为重点的农资专项整治力度,2019年累计抽检102批次,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68件,共处罚金386万元。
聚焦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监管抓落实。2019年,全州累计开展蔬菜快速检测14073个,合格率98.78%;“瘦肉精”检测样品2657个,合格率100%;抗生素检测样品7971个批次,合格率100%;定量检测蔬菜基地、农贸市场、批发市场、超市果蔬产品610个批次,合格率99%,超过省下达指标2个百分点。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,全州已完成“三品一标”认证22家、产品72个,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1个(回龙茶),工商地理证明商标3个(德宏咖啡、德宏水牛、德宏香软米)。
聚焦农业产地环境治理抓落实。以芒市为试点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。在受污染耕地分布区域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覆盖率达90%。开展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,2个村调整种植结构完成100%、80%。全面完成禁限养区划定,全州共划定禁养区132个、2237.8平方公里,关闭或搬迁畜禽规模养殖场11个(户)。
聚焦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抓落实。全面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,截至2019年12月,州和梁河、盈江、陇川、瑞丽4个县(市)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均已完成挂牌。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共出动执法人员737人次、车辆20辆次,检查农(兽)药经营企业155家次、种子生产经营企业135家次、种植企业及种植大户251家次、生猪屠宰企业42家次、水产养殖企业54家次、畜禽养殖企业10家次、饲料生产经营企业11家次、农机经营企业173家次,及时解决发现问题,确保了疫情期间全州农资供应充足,生产经营秩序平稳,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,未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。(记者 寸超)
2023年10月26日 16:42
2023年10月26日 15:58
2023年10月26日 15:42
2023年10月26日 15:35
2023年10月26日 13:33
2023年10月26日 13:10
2023年10月26日 12:07
2023年10月26日 11:33